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兰亭集序经典教案

发布时间:2021-05-16   来源:学习计划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学习计划】

  兰亭集序经典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1、运用字、词典,疏通全文,读准句子,尝试口译全文,标清难以理解的字词(读一读、译一译、标一标)

  2、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晋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3、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写写自己的人生观(想一想,写一写)

  [课堂流程]

  一、赏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想到这是部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一行书”,观书贴,悟性情。

  (1)字的特点:古雅秀美,潇洒自然    古人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出身名门[其伯父为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王导.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羲之简介)

  2、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虽世殊事异  /  虽取舍万殊  (归类记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    /  及其所之既倦

  游目骋怀  / 人之相与 (结构推断)

  2.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宾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省略主语)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

  二、赏景识趣

  主题:文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在写景中的体现

  (1)自由朗读前两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A  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  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①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为写暮春江南风光,二者有何不同?(丘迟文中是姹紫嫣红,争奇半妍的香艳之美;而本文却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白诗是明艳之美)

  C  人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  事雅   △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2) 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换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其中,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游:在水中为游,人自由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

  骋:驰骋,自由的联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时空局限

  B 小结: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发的情怀,这就是山水诗的兴起,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是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如同“田园”一样,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了时候,它成了皈依。成了“诗意的栖居”

  (3)这种感情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信,的确、确实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三.情感初探

  1.启疑: “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学生找“痛”与“悲”字

  2、“痛”、“悲”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认为:《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如何认识。

  A痛:

  (1)“痛”在何处?人老、事迁、景陈、寿短→岂不痛哉?

  (2)“痛”指什么?不是痛苦,痛伤,而是痛惜

  B悲:

  (1)为什么会有“悲夫”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视昔”→“每览昔人……  不能喻之于怀”说明我与古人同悲(同悲“死”与“生”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前人文章一样

  (2)“悲”与“痛”的比较

  不同,“痛”是个体之痛,自痛、自悼、自怜,而“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结: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进行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的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人 、自我  、后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

  四.深度探究

  (1)理解:《晋书·王羲之传》“羲之素好服食养生,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羲之,我想对你说…… [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课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论老之将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六、总结延展

  兰亭集序经典教案2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兰亭集序》,让学生了解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特点。

  2、  体悟王羲之对人生喜悦与哀伤的相关论述;

  3、  理解王羲之对生命的觉解,留下生命的痕迹。

  二、教学难点

  1.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所蕴含的书法美学;

  2、《兰亭集序》中流溢的魏晋哲学思想。

  三、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位于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这类文章,既要欣赏文本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书法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作者王羲之,作为大书法家,他在文本的书写中寄寓自己对生命的观照和理解,这是“书法的兰亭”。

  王羲之在表达生命的欢悦时,用了非常优美而雅驯的文辞来描绘历史中的那一个春天的美景,这是“文学的兰亭”。

  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之人,必然要带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对生命短暂与生命无常的深刻喟叹,这是如雾一般笼罩整个魏晋时代的生命思想,王羲之也不例外,这是“哲学的兰亭”。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来接受这一篇课文,还是非常好的,他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对较为深刻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接受基础。同时,他们对新鲜的文本,对脍炙人口的文本保持着较为持久的期待,这样的心理易于学生的接受。

  五、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读,讨论,评析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实录:

  课时一:书法的兰亭

  一、背景导入——书坛“教父”

  王羲之是第一个把写字当做艺术追求的唯美的书者,他“增删旧制,独创新体”,代表书法艺术的觉醒,备受后人推崇。他众体兼善。唐太宗在《王羲之传序》中评其书法曰“尽善尽美”。王羲之在当时就“生华四宇,价倾五都”,《集王圣教》被誉为“千古书学之祖”,黄山谷说他“无一字不可人意”,这位“书圣”简直可算书坛“教父”。他在千年书法史上留下了一座巨大的丰碑,后代书家甚至无人从他设立的范式中走出。《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后代书人无不服膺。

  二、书法的兰亭

  书法作为艺术——《兰亭集序》的书法赏析

  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是追求美的,写字是实用的。然而是否“美”即是书法呢?印刷体还有一些人的字也很美,很干净,平正,舒服,但不见性格性情,也不是“书法”。

  书法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多媒体展示书论1),要写出字的生命感。

  “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多媒体展示书论2)

  展示《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图片,让学生感受、品评、欣赏书法中的生命气息,并尝试用一两个字概括。

  明确:姿媚、俊朗

  (二)书法是抒情的

  “书者,抒也,散也,散怀抱也”,“文则数字成其言,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讨论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怎样借书法抒情的?书法中能否看到王羲之的情绪波动?

  展示《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图片,学生欣赏、讨论、发言

  结论:前面和后面看得见情绪的波动,涂抹的草迹流露出喜与忧。这些书写的痕迹与文脉是贯通的,我们即使不读文章,只读一读帖,就能知道那个惠风和畅的上午王羲之的心情变化:前段字迹隽秀工稳,行距较大,舒展开朗,写的是兰亭雅集盛况,可见书写此段时作者心情愉悦,随之行距渐仄,行笔加快,字亦稍粗放,笔误涂抹之处增多,体现了作者由乐而忧由忧而悲的微妙情绪变化。高妙的书法家会以笔写心,以微妙的笔触表达心迹,拙劣的书法家每幅字都是一样的,看不到书写时的心境。

  (三)书法是表现个性的

  “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多媒体展示)

  讨论3:从《兰亭集序》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三个性格迥异的同学板书,并分析其自己与性格的关系

  举例:

  放荡不羁的人——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谨小慎微的人——毕恭毕敬,刻板

  坚强倔强的人——刚劲有力

  从《兰亭集序》课件王羲之性情如何?

  散淡、儒雅

  三、教学生临写《兰亭集序》中行书笔法——以“永字八画”为例。

  课时二:文学的兰亭,哲学的兰亭

  一、文学的兰亭

  段一、段二:以人为本的诗意生活

  让学生阅读课本,寻找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明确: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紧张,竞争,恐惧。空气是污浊的,环境是污染,工作高强度,居住拥挤。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与人的生存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总结:一二两段触景生情,眼前美景,信可乐也。

  二:哲学的兰亭

  段三、段四:缘情析理

  让学生阅读第三段并思考——人生是否都由快乐构成?人生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生之乐:欣于所遇—(爱情、金钱、权势、名誉)

  暂得于己(一时的快乐)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得意忘形)

  人生之忧: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总结:人生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忽有忽乐,或忧或乐,直到死亡的来到——终期于尽,而这死是否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呢?答案是不能确定因为修短随化。

  分析到这里,我们感到岂不痛哉,文章到此洋溢着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人在死亡面前,能作些什么呢?——无能为力?

  2、分析段四:留下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是从古到今一贯存在的。

  昔人(兴感之文)

  王羲之(临文嗟悼)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在真实的死亡面前,战国时期的庄子已有觉解:生是痛苦,而死是一种解脱,复归大道,浮生若梦。死就是从梦中醒来。庄子竭力消除死亡的痛苦和人对死亡的畏惧。甚至以死之美好否定生之痛苦,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这是一种被动的无力的受虐似的对死亡的接受,其实简介的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那么,人在死亡面前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呢?

  古人云人生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都留下生命的痕迹。

  王羲之反对庄子式的自我欺骗的觉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又说:“死生亦大”。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并不存在更美好的死后世界。人要抓住现实的唯一的生的世界,在这唯一的世界上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下姓名,留下诗歌,留下这次盛大欢会的生命记录,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要通过书法、诗歌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在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寻求不朽。传说他苦练书法,长期洗砚,以至池水尽黑。羲之墨池的故事正是他追求生命辉煌的明证,“羲之之书晚乃善”,至暮年他才登上人生不朽的顶峰。

  结语:

  孔子说:我死了,但我的道要传下去。

  王羲之说:我死了,但我的书法要传下去。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我们的什么可以传下去呢?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wendang/168318/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