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从维熙《完美与残缺》 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6-06-19   来源:论文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论文】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申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档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仰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人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人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

  1.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完美是一种美,残缺不是美,残缺的圆明园就是要显示过去列强的罪行。

  B.残缺是为了衬托完美的,没有残缺就没有完美。

  C.完美与残缺两者都是美,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对象的美。

  D.完美与残缺一般来说都是一种美,但文中说的圆明园的残缺决不能称为美。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中的含金量在文中的含义是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

  B.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是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

  C.圆月被吞噬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吞噬。

  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是指圆月情结。

  E.德国保留历史残缺和中国重修圆明园这两种思维模式,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

  3.简要概述第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两个例子及其作用。(4分)

  答:

  4.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5分)

  答:

  【参考答案】

  1.C(3分)

  2.DE(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除指圆月情结外,还指假凤虚凰心态、E无此含意。)

  3.威廉大帝雕像被毁不修(1分);裤档大街教堂被毁不修(1分)。

  作用是:为了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2分)

  4.四点理由。(1分)分别是:①重建的圆明园只能是一个赝品,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

  ②它使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③不能使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国耻;

  ④我们还不富裕,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上。(答对一点理由I分,二点2分,三点3分,全对得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wendang/27626/

推荐阅读

关于秋天的段落摘抄

关于秋天的段落摘抄

导语:秋天很美,是一种特殊的美,美得让人陶醉,美得让你感知到了万籁俱寂的真正意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段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
2021-10-02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导读: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2021-03-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