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阅读题答案

发布时间:2016-04-25   来源:百科大全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百科大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王鸿谅“象”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这说明殷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是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很适合大象的生存,只是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大象变得十分稀少甚至绝迹。那个时期的大象,就好比后来的牛或马,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论衡·书需篇》记载着“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象耕鸟耘”。甲骨文里的“为”字,从手从象,看起来像人用手牵着一头大象,表示驾驭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应该就是这种传说的见证。

  从大象而来的“象”字,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可以指形象,《尚书·皋陶谟》里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它也可以指意象,《周易·系辞上》里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所宜,故谓之象。”“中国的文化,无论是哲学思想领域,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几乎无处不有‘象’的形影。”研究者王作新说,“论天体,说天象;论人体,说脉象;谈思维,则有想象、意象。”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这样总结:“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对“象”这个字,从构形到赋予多层次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东方式认知和思维方式——“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客观物象是这种认知的起点。体现在造字里,就是象形,对事物进行描绘。许慎在《说文》里解释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种描绘并不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如果仅止于此,那就是绘画,而不是文字。从绘画跨越到文字,关键在于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这就是古人说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自然万物可取象,人类的社会活动可取象,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获知的抽象概念也可取象,就像《周易》里说的,“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体现在文字的演变上,就是从源生字到孳生字的发展,音、形、义的组合方式,让文字的丰富有了无限种可能。

  “象”与“意”的关联,一直就是古代文献乐于论述的主题。《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王弼在《周易·明象》里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在“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过程里,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抽象—意象的转换。首先是对客观物体表象特征的考察,这是具象的,但是人们的观察并不仅仅停留在这种表象的描述,而是对客观物体进行抽象和归类,在造字时取其特征,由一个而知一类。比如甲骨文里的“人”字,并不是具体某个人的肖像描绘,而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这种提炼的特征,最后固定为表意的汉字,又成为一种意象的存在。这种频繁的思维转换,也让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不同于西方科学,并不是通过内在的微观本质的分析来获得规律,而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引用相关典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周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句,旨在佐证“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

  B.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盈天下而皆象矣……莫非象也”这一段话,目的在于说明“象”字在传统文化里也可以指意象。

  C.引用《沦衡·书需篇》中“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意在说明殷商时期的大象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王弼在《周易·明象》里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些都说明“象”与“意”之间存在着关联。

  7.下列关于“象”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象”字源于大象,应该属于象形字。在甲骨文字形里。“象”字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

  B.“象”字与语言结合之后,具有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既可以指形象,也可以指意象等。

  C.“象”字在中国文化中无处不在,哲学思想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都有其身影。

  D.“象”字从构形到赋予多重内涵,体现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说中的“象耕”,可从甲骨文里的“为”字得到佐证,该字从手从象,表示人用手牵着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

  B.文字和绘画都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而绘画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在取象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思维创造,这样绘画就跨越到了文字。

  C.“人”字的创造过程中,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抽象——意象的转换,即观察表象特征——抽象和归类——取其特征。

  D.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

  试题答案:

  6.B(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象”字在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

  7.C( “无处不在”和??都有其身影”表述太绝对化,文中第二段是“几乎无处不有‘象’的形影”)

  8.D(D项,“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属无中生有。)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content/26309/

推荐阅读

中拍网平台官方网站

中拍网平台官方网站

中拍平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是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起成立的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拍卖行业推动的互联网+拍卖
2020-09-25
杜甫《腊日》赏析

杜甫《腊日》赏析

“诗圣”杜甫一生之为人行事,即大都与此关系密切,因而也就有了《立春》、《清明》、《冬至》(节气)、《腊日》、《人日二首》《九日》(节俗)等诗。对杜甫的这些节气、节俗诗略作梳理与透视,既有助于对唐人“岁时”观的了解,更有助于对杜甫思想作更一步之认识。  腊日  腊日常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
2021-07-04
2018年早安心语

2018年早安心语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还很多。借一方晴空,拥抱阳光,接下来小编搜集了2018年早安心语,更多早安心语推荐大家阅读《早安心语》栏目,希望大家喜欢。1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2 生命要得到丰盛的收获,必需
2021-06-07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021-05-25
谈度量的阅读答案参考

谈度量的阅读答案参考

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胸
2021-01-0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