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季羡林的座右铭

发布时间:2021-10-14   来源:散文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散文】

  季羡林,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阅世新语》一书,方知季羡林将陶渊明《神释》诗的最后四句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坚信,“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有生必有死,是一切生物的规律,也是人类进化的规律,是谁也违背不了的。他对生死问题所持的态度,始终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越是这样想得开,不怕死,没负担,甘奉献,心态特别好,越是活得潇洒舒坦,益于健康长寿。今年,季羡林已九十八岁了,多么值得祝贺!

  稍往前点说,季羡林当过了古稀,年届耄耋之时,曾有好多人问他: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季羡林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阅世新语》39页《老年谈老》)季羡林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人过了八十,仍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后代著书立说,从来没让自己的大脑懒惰过。

季羡林的座右铭

  2000年12月20日,季羡林在《九十述怀》中说“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从八十岁到九十岁这十年内,季羡林撰写了他一生中最长的一部著作《糖史》(长达八十万字)。在撰写《糖史》过程中,他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两年时间里,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糖史》的写作完成以后,他又把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家里,运筹于斗室之中,决战于几张桌子之上,研究的对象变成了吐火罗文A方言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这也不是一颗容易咬的核桃,非用上全力不行。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料,而且又多是国外的资料。为了收集资料,他不时地向海外求援,勤动脑,花心思,自不必说了。他如此又熬了一年多,《弥勒会见记剧本》英译本终于在德国出版了。

  两部著作完成了以后,季羡林已是望九之年了。在耄耋至望九之年,能完成这样长篇巨著的人,古今中外只有极少数,季羡林置身其中,岂不大可喜哉!

  2007年10月,季羡林在九十七岁之际,又出了《阅世心语》一书,多么令世人钦佩!在《阅世心语》的好多篇文章中,季羡林都引用了陶渊明《神释》诗的最后四句,多次提及这四句诗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年朋友都像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说的那样去做:“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规劝老年朋友禁忌“老想到死”。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季羡林已快是百岁老人了。现今的多数老人,要想像季羡林那样腿勤、手勤、脑勤,特别是脑勤,勤读书勤写文章,那恐怕是不现实的(若能做到当然好,应该坚持),但像季羡林那样看待人生,对待人生,心胸豁达,不喜不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总还是应该可以做得到的吧!

  拓展:

  与季羡林告别

  7月11日开始,悼念季羡林的热潮从学术界蔓延至社会公众――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头百姓,“满城争说”季羡林。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公众的悼念热潮是冲着季先生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头衔这三顶桂冠去的。至于这三顶桂冠如何戴在季先生头上,却很少有人思索一番。

  关于季先生是不是国学大师,一开始就充满着质疑,李敖的观点很具代表性。李敖说,季羡林不是国学大师!他是个很弱很弱的教授,他就是语文能力还不错。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些桂冠。他3个都不及格的,根本轮不到他!季羡林只是个老资格的人,根本轮不到他做大师。

  李敖“开讲”以苛刻为风,但这番话也有在理的成分。论资排辈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因。不过,论资排辈,总得有“资”才能进人排辈的行列,更何况,季先生被戴上三顶桂冠,光靠论资排辈是不够的。书斋里外,季先生都有资格引起人们的关注。

  书斋里:独力树权威

  书斋里,季羡林的学术领域极为冷僻。1935年赴德国留学时,季羡林就决定绝不利用身为中国人的优势,做和中国研究有任何关联的题目。他对那种在国外靠孔子、庄子、老子哄洋人来获博士学位,回到国内又靠黑格尔、康德、尼采唬人的学者,很不以为然。因此。季羡林留德期间所学的课程和汉学几乎无关。他的主科是印度学,副科是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主要精力放在梵文、巴利文、吠陀文、佛教混合梵文、俗语、吐火罗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学习和研究上。留德期间,季羡林完成和发表在德国最权威刊物上的论文,都以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为关注点,并引起轰动,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1945年,季羡林放弃德国的教职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回到中国。年方36岁,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及东方语言学系系主任,也是该系的创建人。他的学术功底扎实,治学方法严谨,深得时任校长胡适先生的欣赏。

  但是,其作为学者最珍贵的黄金年龄阶段却在“文革”中蹉跎了。季羡林无奈放弃了本行研究,转而投身中印交流史、佛教史研究和翻译工作。在“文革”后期,季羡林担心自己忘掉梵文,偷偷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史诗巨作现在共有3种语言的译本,英日的两个译本。都是集其国内几十位学者之力耗费多年译成,唯独这部中译本,是季羡林在艰难年代一人之力而成。

  季先生晚年研究、翻译、考证了新疆发现的、篇幅最大的吐火罗语文献《弥勒会见记》。目前全世界能够释读吐火罗语的学者不超过10个,而中国。却只有季羡林一人。

  这样的学术成就,季先生理应为学界敬仰。

  书斋外:以公共知识分子为大众所知

  季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皓首穷经于与公众相距遥远的偏僻学问,“穷经”至晚年,则进入“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晚年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走出书斋外进入公众视野。

  2007年2月25日,季羡林当选为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确如此,“文革”中,当胡适和陈寅恪被批判时,他保持了沉默,守住了底线。后来,他又提出了“学术良心”的概念,对年轻学者的做人做事提出要求。而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一直坚持散文写作,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反思。通过这些散文建立了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展示一个学者的胸襟和见识。

  季羡林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公众作品,是《牛棚杂忆》。他以此书记录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使之成为和公众分享的一段历史记忆。他认为,中国人为“文革”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教训,也就无法让它真正成为过去。他写道:“我思考的其次一个问题是:‘文化大革命’过去了没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真想实事求是的话,那就必须承认,‘文化大革命’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

  季先生晚年多次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发言。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是他提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称2l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人类必须“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曾主张开幕式上把孔子抬出来。让全世界学习。他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在此之前,他也曾和前来探望的国家领导们讨论“和谐”话题,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当下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和谐。

  一个学者只有走出书斋,面对公众,才有可能对公共事务发言;公众尊重有学问的人,更尊重不仅仅是做学问的读书人。书斋里外的季先生。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也就不足为奇。

  时势造就三顶桂冠

  季先生被戴上三顶桂冠,大致是进入21世纪“季羡林热”以后。

  季先生何以会热?上面所分析的季先生“书斋里外”的作为,是其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代思潮中公众渴望大师的出现。换句话说,是时代需要一个须仰视才能看得见的文化符号。

  说到社会思潮,不妨把话题扯远一点儿,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

  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记忆中,整个80年代是思想文化缤纷的年代。那时,国门初开。西方学理被引进中国;而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批学者也在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号。季羡林的长辈或同辈中人,诸如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侯仁之、邓广铭、张岱年、钱钟书、沈从文等这些在不同领域如雷贯耳的人,有的耄耋之年依然活跃,而有的还算是“年富力强”。他们或因其自身有被公众接受的成就而为公众所敬仰,如钱钟书、沈从文等;或因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而为公众接受后才知其书斋里的学问,如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等。1984年,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等人还创办了一个在社会公众中影响甚大的中国文化书院,由梁漱溟担纲,1988年梁去世后由季羡林接任。这些现今须仰视的学界前辈,在当时就已经是公众学者,但无论是公开的媒体还是各种学术会议,对他们好像都没有用过“大师”“泰斗”之类的称呼。

  那时,季羡林鉴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屈辱现实,上书中央有关领导,发起成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抢救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在这个学会所召集的各类学术会议中。季羡林的头衔就是“北京大学教授”。那时,年轻人背后还不时以“老季”戏称,因为那个缤纷的时代学术没有被娱乐化,学者没有被“明星化”,根本不需

  要去树立类似“大师”这样的文化符号。

  进入90年代以后,思想缤纷的文化年代被甩在身后,代之以是整个社会功利浮躁开始生长,以“大学教授卖茶叶蛋”、季羡林所在的北京大学“围墙的倒掉”等一系列事件为发端,学界开始被注入功利,学问开始遭到质疑。学术乃至社会文化就面临着一个“告别的年代”。不要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就是80年代欣欣向荣的西学,也逐渐衰落。那个时候。“大师”就更不会被社会当做标杆了。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发出呼喊,复兴国学,拯救传统文化。公众甚至官方都开始觉得,有一个或几个大师的出现是好事,至少公众有了仰视的目标。于是乎,先是沈从文,后来是钱钟书。“大师”不但出现在各类学术会议上,而且开始在公共媒体走俏。

  1996年,作为当年的一个精神和文化事件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出版,把人们对大师的热望又向前推了一步。此后,“大师”、“国学大师”,从陈寅恪身上开始移向一些在学界有成就的人,或者一些与学界不相干的人;而也有一些人,开始主动或被动地靠近“大师”这个称号。比如,最近遭到道德拷问的文怀沙;再比如,现今自封为大师的余秋雨

  而此时,作为曾经受业于陈寅恪的季羡林,80多岁时,仍然在书斋里,写他的最后一部学术专著《糖史》,和日后引起公众注目的《牛棚杂忆》。季先生有文章写陈寅恪、胡适、冯友兰等,却很惜用“大师”的名号。在写到自己的时候,有时自嘲和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学者相比。自己只是“一个杂牌军而已”,外面浮华的世界与他无关。

  21世纪之后,学术开始走向娱乐化,学者开始走向明星化,社会公众对大师的呼唤就更为迫切。

  而且,迫切的不仅仅是社会公众。21世纪后,政府对于社会文化和道德层面的建设重视程度逐步加深。树立一个经得起公众检验的文化符号。成为必要。公众呼唤,与治国之策,此时不谋而合。

  2003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jia宝以季羡林先生的热心读者的身份登门拜访。

  普通、朴素、敦厚,是季羡林留给世人最直接、最平易的印象。一切应了诗人对他的评价――“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即使是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散文走向公众视野后,季先生从来也不以名人自居。既然其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没有争议――这样一个文化符号,适时切合社会文化和道德建设的需要。此后,总理又三次登门拜访,每一次都引起媒体的热议。

  “季羡林热”背后的精神贫乏

  面对方兴未艾的“季羡林热”,季先生弟子之一的钱文忠“既感到快乐,也感到迷茫”。“在那个年代,季先生这样的人原本是一个群体现象,而如今却成了孤零零的个体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让钱文忠“看不懂”的是,像季羡林这样一位从不追名逐利、满怀爱和责任感的老人,在当下讲究包装、炒作、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里“走俏”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看到,在这股‘季羡林热’的背后隐藏着在精神、道德和人文情怀方面的贫乏和苍白吗?”

  这个发问,令人深思。而季羡林也曾为此感到不安,在两年前出版的《病榻杂记》中,他要求摘去“国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三顶帽子。然而,媒体为了满足公众的需要。直到他去世后,这个帽子还充斥在许多报道的大标题里。

  其实,有没有三顶桂冠,并不妨碍人们对季羡林先生的敬重,也不妨碍在他去世后公众的怀念。叔本华曾经有过一段论作家的话很值得玩味:

  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你仰视而惊呼:“看哪!”――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以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响只及于同路的行人。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他们属于全宇宙,不像别人那样只属于一个系统。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

  把“作家”换成“大师”。倒很切合自90年代后我们对大师呼唤的实际:自封为大师的流星“一闪而逝”;而“离我们较近”的季羡林,因为满足了社会公众呼唤大师之切,被三顶桂冠当成了“行星”。

  在送季先生远行之际,给他摘下桂冠吧,季先生是行星还是恒星,让后人来判断会更好一些。现在的问题是,季先生归隐后,我们将面临怎样一个时代?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sanwen/198389/

推荐阅读

关于秋天美景的段落摘抄

关于秋天美景的段落摘抄

秋天真的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夕阳西下,飒飒秋风,牧笛声声,芦花飞扬。湖水碧蓝,沙滩幽静,瓜果飘香,明月高悬。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段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2、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2021-11-17
秋天优美句子

秋天优美句子

秋随一阵忧伤而来到,它纯美与无暇。偶尔的雨水,将深沉的深秋冲刷地淋漓尽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句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那个秋天,心随着秋风萧瑟、飘摇,心事像落叶一样枯萎、埋葬,一切都消失在那个烟雨缥缈的清秋中。  2、秋是一种轮回,秋风起时,生命从此沉睡,岁月终将一切繁华抚摸得凄然、颓废
2021-10-30
以秋天的童话为题的作文

以秋天的童话为题的作文

告别了夏日的潮热与氤氲,秋风吹起,萧萧瑟瑟地吹起。落了的叶子如枯黄蝴蝶静静消逝在秋的清晨。迎来了天高云淡,清爽凉快的天气。  秋天,在文人笔下总是那么有诗意。喜欢在稍稍清冷的时候,捧一本书看着,专注。习惯穿梭于散文、小说之中。就在换季之时,翻开久违的童话。小时侯的岁月是在一篇有一篇的童话中流走的。“
2021-09-22
关于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大全

关于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大全

导语: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清新淡雅,果实成熟,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枫叶,丰收的背后,体会到艰辛和汗水,使得这个季节更有韵味。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句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
2021-09-15
散文表现手法分析

散文表现手法分析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小编整理的散文表现手法,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等。  表现手法
2021-06-1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