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刘长卿《寄会稽公徐侍郎》诗歌赏析

发布时间:2021-06-11   来源:诗歌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诗歌】

  《寄会稽公徐侍郎》原文

  寄会稽公徐侍郎(公时在王傅)

  作者:唐·刘长卿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

  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

  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寄会稽公徐侍郎》注释

  ①会稽公徐侍郎:徐浩,大历中为吏部侍郎。大历八年贬明州别驾。德宗建中二年,征拜彭王傅,加会稽郡开国公。建中三年卒,年八十。见《旧唐书·徐浩传》、张式《徐浩神道碑》。诗作于建中二年秋。

  ②《淮南子·说山》:“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③邹枚:邹阳、枚乘,均为梁孝王文学侍从之臣,以辞赋著称。此以喻徐浩之入王府,且擅诗赋文章。

  ④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居山阴,精书法。按:徐浩为山阴人,善楷隶,以书闻名。

  ⑤税驾:停车卸马,喻休息。

  《寄会稽公徐侍郎》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寄会稽公徐侍郎》繁体对照

  寄會稽公徐侍郎(公時在王傅)劉長卿

  搖落淮南葉,秋風想越吟。

  鄒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陰。

  老鶴無衰貌,寒松有本心。

  聖朝難稅駕,惆怅白雲深。

[刘长卿《寄会稽公徐侍郎》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shige/173402/

推荐阅读

赞美秋天的句子三年级

赞美秋天的句子三年级

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清新淡雅,果实成熟,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枫叶,丰收的背后,体会到艰辛和汗水,使得这个季节更有韵味。  1、秋天走到郊外,碧蓝的天那么美,万里无云,几近凋零的树叶,舞着翩翩舞步,飘起金黄的丝带,沉醉在这秋色中,我微微的笑着……  2、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
2021-10-31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带着生命的启示,让我们感悟生命的美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天丰收的古诗  1、丰收(新韵)  夏风吹动谷连天,麦浪金波万里绵。  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  轰鸣机器忙收获,颗粒归仓粮囤圆。  华夏人民勤苦作,中华昌盛庆丰年。  2、丰收乐
2021-09-29
精选教师节诗歌朗诵稿

精选教师节诗歌朗诵稿

老师是学海中指路的灯塔,老师是攀登中相掺的大手,老师还是成长中永远的守护。  1、  您教会我怎样做人,  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2021-08-30
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

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

黑板报是以固定或移动的黑板作载体,用粉笔或广告颜料作书写绘画工具的普及性宣传阵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换的优点,是最经济、最方便、最常见的一种宣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欢迎来参考!  尊敬师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
2021-08-12
有文采的诗词

有文采的诗词

诗词,是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诗词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
2021-06-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