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牛津十天散文

发布时间:2013-10-21   来源:诗歌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诗歌】

  (一)

  直到论文讲演完了,我才走出林肯学院的铁门。卸去了的压力,满心的轻松,像出了笼的鸟一般。到牛津城里走走,我要看看这所名校的精髓所在,找到能够感动我的地方。我还幻想着,在离开的那天,写上两句,轻轻地走,轻轻地来什么都没带,之类的美句。

  走在几百年风雨浸蚀的古老建筑之间,像是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中世纪的岁月。一群穿着黑袍的神职人员,在距离伦敦90公里的浅河滩上,成立了牛津大学最早的学院,后来38个学院陆续建起。这些学院的布局都是四方的前院,高耸的尖顶,如茵的草坪,茂盛的花坛。阿斯默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和拱顶的波德立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赫特福德学院的叹息桥和布莱克威尔书店等等的地标性建筑走过,感动于牛津人的继承,坚守和信仰。

  离大教堂不远的是泰晤士河的小支流,一条静静的小河。有几个学生在练习划船,河边还有几座类似莎士比亚故居的宽顶草屋。三月底,岸边刚刚抽芽的细柳,在水中投下倒影。头顶上的“西天的云彩”,随意地飘着,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但却没有让我感觉到“徐志摩式”的万般诗意,也没有被重磅袭击,震撼到了心底的激动。

  我一边哀叹自己被生活弄得思维枯竭,感觉迟钝。一边在替自己开脱,也许今天的我,早已摒弃了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小女孩的小把戏”。

  “可是我还会不会被什么人,什么事而深深感动哪?”我不禁地问自己。

  我在牛津漫无目标地走着。我喜欢在陌生的地方,自由地独行。我曾经一个人住进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怪石林立的山顶洞屋,在希腊有八百年历史的罗马式村落漫游,在圣彼得堡的夏天,那些“白夜”的日子里,徉倘在沙俄故都的各条宽街窄巷。 我特别同意龙应台的一句话,“独行是你和自然的一个单独约会”。而独行中,那些感动我,震撼我的人、事、情、景,都在清楚地告诉我,我是谁。

  (二)

  当我在牛津自然博物馆门前,看到那十株直径二三十米的硕大无朋的树根,被翻转朝上地展放在水泥平台上的时候,我简直是惊喜的不能自己。那些向着天空直立上去的,无数缠绕在一起的树杈,仿佛都在发出一声声高昂的天问,“谁——之——罪?”

  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树根展览

  这些巨大的树根是来自非洲加纳的原始森林。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每四秒钟,就有足球场那么大的一片树林倒下。这将极大地危害了气候,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生存。2009年,牛津的一位年轻的女植物学家,带着一队人,从加纳运回十个大树桩,联合一位同样年轻的女艺术家,向英国政府提出申请,要把树根公开展出,唤醒广大的人民。英政府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展览最初设在伦敦市中心的拉法耶广场 (Trafalgar Square)。

  这些千年的原始树根,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再也无法躲避,推诿这个摆在人类面前触目惊心的问题——环境保护。站在这些硕大无比的树根面前,人们的立场也就一下子非常的明确了:我们人类再也不能对自然掠夺性地开发,对资源毫无节制地滥用,无法逆转的恶劣后果已经彰显无遗。

  不久,这些树根被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赶在在联合国举办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展出。最后,这些树根被送到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前的草坪上,搭建起来十个水泥平台,每一个树桩昂然地耸立着,直逼每一个观众的眼睛,直抵他们的内心深处。

  我还是会感动,只是起因于不同的缘故了。

  我被牛津人以树根为契机,换醒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行为, 而深深触动,因为她们的行为符合了我对文化精英,名师名校的最终理解和考量。

  我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尤其是象牙塔里的菁英,是时代的先行者,前卫的思想家,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一如五四时期的北大青年,站在北京街头,振臂高呼,唤起民众。他们应该是李大钊说的那样,“铁肩担道义,双手著文章”,他们应该是“先天下之人忧而忧,后天下人乐而乐”。

  牛津的精神正如它校徽上的那句话,“The Lord is my light (主给了我光明)”。牛津人高举着这束火把,走在人类进步的排头。

  (三)

  迄今为止,读到的几篇中文的记叙牛津的文章,包括张贤亮的一篇,都是强调牛津的院系设置,古老的传统,建筑的雄伟,资源的丰厚,校园的幽雅……是牛津的精英所在。这是毋容置疑的,这些是牛津的优势,是牛津的魅力。

  可我觉得,牛津最宝贵的精髓,最超群的非凡,在于牛津的人,是那些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有着开明包容精神的牛津人。

  欢迎晚宴上,我被安排坐在特邀嘉宾勃朗宁博士旁边,他是牛津研究东方宗教的教授,他的主攻方向是伊斯兰教、佛教和回教。读着他的名片,我玩笑地问了一句,“您和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是亲属吗?”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早准备好了答案,可是,从来没有一个外国人会问这个问题”。勃朗宁教授抬起眼睛,看着我, 儒雅地说了一句,“我是来自伦敦东区的勃郎宁,诗人是伦敦西区的。” 东区和西区是伦敦穷区和富区的界线。

  勃朗宁教授的回答,开始了我们一个晚上愉快的谈话。

  晚宴还是设在学生饭厅里,只是铺上雪白的台布,饭厅的工作人员为大家送上饭菜。中间巨大的壁炉,火光温馨,给大家在古老城堡的饭厅里面带来了暖意。四面墙上,都挂着几百年来的校长,校董的肖像画,他们大多是英国皇族,或者贵族。唯一的例外,是在进门的门框右上方,有一幅主厨在工作的油画,这位主厨为林肯的学生,做了一辈子的饭。把他的画像和其他的大咖挂在一起,用勃朗宁的话,“这是牛津大学,也是林肯学院的与时俱进”。

  林肯学院的饭厅

  勃朗宁教授快七十岁了,一头整齐的白发,一口标准的牛津英语,语音语调都透着温和。他告诉我,他最了解的中国人是郑和。

  “我最了解的中国古人,也是郑和。”我回答道。勃朗宁教授把郑和作为研究的人物,这不奇怪,郑和是一位回教徒。

  我曾经特别着迷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因为小的时候,看到的一幅画,那是把郑和的下西洋的旗舰——“宝船”,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乘的小船,作一个同框对比,真有一座大山和一座小丘的差距。我好奇极了郑和的这段航海历史。总是在想,郑和带领着大明船队在十五世纪初(1403-1433年),七次下南洋,到达了非洲,中亚。比欧洲大航海时代整整早了七十年,如果他们再走的远一点,发现美洲大陆的就不是哥伦布,而是郑和了。

  “那就不是英语,而是中文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了”。我加上一句。

  “那太好了,我一直遗憾没有年轻时学一门中文哪。”勃朗宁和我见到的很多老美一样,永远在任何场合,都能说话得体,又不失时机地送出一句flattering word(好听的话)。

  勃朗宁高兴地叫住拉克利夫博士,我们会议的主持人,英国政府的前传媒部主任。指着我说,“这位中国女士是我认识的第二个中国人。”

  坐在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大笑起来。这就是勃朗宁的英式幽默。

  (四)

  我忍不住告诉这位“出身东区的勃朗宁”,在他之前,我是“出身西区的勃朗宁”的铁粉。诗人勃朗宁的集子,曾是我放在枕边的书。可是,我惊异地发现诗人勃朗宁没有和先他而去的妻子,诗人伊丽莎白,并葬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是,和莎士比亚(纪念碑)、乔叟、雪莱、拜伦、狄更斯和哈代等等的,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面的诗人之角

  勃朗宁教授听完我的话,会心地笑出声来,“我的那位本家想来跟我一样吧。喜欢与同行,朋友在一起,畅谈各自的想法。从这些心与心的交流中,得到了最大的启迪”。

  我也被他爽朗的笑,给弄笑了。眼前出现那片诗人之角,一百多位英伦600年以来的文艺精英,一如他们生前的习惯,聚在大客厅的一个角落,不知日月地争辩着各自的见解,时而沉思不语,时而侃侃而谈。我好象听见他们隔着时空的一问一答,赞同反对,他们充满智慧的辩论,他们意义深远的总结。

  勃朗宁教授转过头来,湛蓝的眼晴清澈透亮,问了一句,“你知道我们伊斯兰中心最初在1969年是怎么成立的吗?”

  我摇摇头,在那天之前,我压根都不知道牛津还有一个伊斯兰研究中心。

  教授告诉我,半个世纪之前,他创建牛津的伊斯兰研究中心,只是缘于他和一位巴基斯坦的同事,在午餐上的闲聊。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今后的世界上最大的冲突,将不是人们普遍看到的东西方的冷战,也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矛盾斗争。而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和冲突。而化解这种矛盾冲突的最佳方式,是加强而双方之间的沟通了解。所以,他们当场决定,他们开始筹建一个研究中心,目的就是让双方理解,沟通,对话,以达到最后相互谅解,和平共处。

  我经常是有一些英文字词,句子听不懂的,可是这会儿,我一字不差地听明白了勃朗宁教授的每一个字。小的时候背下来的那个笔画很多的四字成语,“醍醐灌顶”,应该是准确地形容我那一刻的感觉。

  我告诉老教授,从今往后,我有两个姓勃朗宁的崇拜偶像了,一个罗·勃朗宁,一个提·勃朗宁。

  老教授告诉我,他们新建了一座更大的牛津伊斯兰研究中心,下一年竣工。他邀请我来参加成立庆典。

  第二年的春季学期,我收到他们的邀请函,可是忙于各种的琐事,没有机会再访牛津了。这是我一生中,每当想起就会觉得遗憾的一件事。

  直到今天,我依旧会常常想起勃朗宁教授的那句话,“只有了解沟通,才能化解冲突”。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shige/4315/

推荐阅读

赞美秋天的句子三年级

赞美秋天的句子三年级

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清新淡雅,果实成熟,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枫叶,丰收的背后,体会到艰辛和汗水,使得这个季节更有韵味。  1、秋天走到郊外,碧蓝的天那么美,万里无云,几近凋零的树叶,舞着翩翩舞步,飘起金黄的丝带,沉醉在这秋色中,我微微的笑着……  2、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
2021-10-31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带着生命的启示,让我们感悟生命的美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天丰收的古诗  1、丰收(新韵)  夏风吹动谷连天,麦浪金波万里绵。  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  轰鸣机器忙收获,颗粒归仓粮囤圆。  华夏人民勤苦作,中华昌盛庆丰年。  2、丰收乐
2021-09-29
精选教师节诗歌朗诵稿

精选教师节诗歌朗诵稿

老师是学海中指路的灯塔,老师是攀登中相掺的大手,老师还是成长中永远的守护。  1、  您教会我怎样做人,  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2021-08-30
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

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

黑板报是以固定或移动的黑板作载体,用粉笔或广告颜料作书写绘画工具的普及性宣传阵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换的优点,是最经济、最方便、最常见的一种宣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尊敬师长黑板报,欢迎来参考!  尊敬师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
2021-08-12
有文采的诗词

有文采的诗词

诗词,是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诗词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
2021-06-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