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诗歌 诗词 诗经

范仲淹生平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24   来源:简历    点击:   
字号:

【www.tjxdjx.cn--简历】

  范仲淹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范仲淹生平故事,仅供参考~

  范仲淹生平故事【1】

  范仲淹(989—105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宋大宗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农历八月初二,他出生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俶手下做官,后来跟随钱俶归顺宋朝。他父亲范墉博学多才,任武宁军(徐州)任节度掌书记,是个管理机要文书的官员。

  范仲淹2岁那年,父亲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范墉一生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徐州又没有亲戚朋友,谢氏突然遭此不幸,实在束手无策,只得在官府和朋友的帮助下,护送丈夫的灵柩回苏州郊外老家。在家乡,又多亏族众乡亲的照顾,才把丈夫灵柩安葬在范氏祖茔天平山麓。

  把丈夫安葬后,谢氏寡母孤儿就暂宿在范坟附近的咒钵庵里,但生活没有来源,靠谢氏给人家缝洗衣裳,也难以糊口,母子俩经常到范墉坟上抱头痛哭。乡亲邻里和庵里的尼姑都十分同情谢氏,经常给他们接济一些米面杂粮,谢氏将这些米面杂粮用石磨磨成粉,加进野菜,煮成粉糊充饥,但这种半饱的生活终非办法。范仲淹4岁那年,家里一切能变卖糊口的东西都变卖了,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孩子,谢氏只得改嫁。

  这年,平江府(今苏州市)推官朱文翰新丧妻室,经人介绍, 谢氏改嫁给他。从此,范仲淹改姓朱,取名说。

  朱文翰,字苑文,淄州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人。他为人忠厚正直,对谢氏母子十分爱怜。仲淹4岁那年,朱文翰去汴京,召试馆职,授秘阁校理,而后又任职湖南安乡、安徽青阳、缁州长山等地,仲淹随父游学。

  范仲淹生平故事【2】

  传说他在秋口的时候,一次,与几位朋友外出游玩。在路上,他们经过一座庙,看到寺庙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大家很奇怪,一打听,人们告诉说,这寺庙的神很灵,可以断吉凶祸福,也可以问前程未来。出于好奇,仲淹也走到神前求签问道:“我将来能做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不能做宰相,能做良医吗?”神仍说:“不能。”范仲淹对神签的答复不免有些扫兴,不过他并不灰心,仍然刻苦读书,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做良相、良医是范仲淹从小就立下的志愿。他认为,做宰相权位高,可以造福天下,普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做良医,虽然无权造福天下,但可以给老百姓治病,帮助病人解除痛苦。照范仲淹自己的话就是“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良相为然,在下而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朱文翰迁平江刺史 (宋代刺史乃虚衔,可不必到任)。同年,朱文翰解甲归田。仲淹的母亲谢氏是个贤良的女性,她看到家里生活日渐拮据,丈夫年老多病,收入微薄,要养活一家十几口人确实困难,就找仲淹商议,想让他学些商贾技艺,自谋生计,这样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能够多少挣几个钱贴补些家用。仲淹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实在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愿,便勉强答应了。后来,有人介绍他到县城一家店铺里去做学徒。在店铺里,范仲淹不怕苦,也不怕累,可就是看不惯这家商人的虚伪和奸诈,也干不了欺骗别人的事,一个多月后他便回家了,哭着请求母亲允许他继续求学。这事被继父朱文翰知道了。他觉得仲淹是个聪慧好学而志向远犬的孩子,经商根本不符合他的性格。因此,没有责备仲淹,而是对谢氏说:“不要为难孩子,硬要他去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家这么多孩子,就数他有出息,家里再难也要让他上学,”于是,仲淹又回到私塾读书了。应该说,朱文翰不但为人忠厚,而且生活俭朴,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作为继父,他丝毫没有对仲淹另眼相看,而是关爱倍之,所以对范仲淹的影响很大,对范仲淹思想品质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后来,仲淹听说长白山醴泉寺有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便萌发了进山拜师求学的愿望。第二年,他拜别了继父和母亲,经人介绍,来到了长白山醴泉寺。高僧见仲淹少有志向, 贫而笃学,愉快地收留了他。

  在醴泉寺僧舍,仲淹昼夜刻苦攻读,疲倦了就用冷水洗洗脸,继续学习。每天僧人早起做晨课的时候,他才合衣躺下休息一会。家里日子困难,能供给他的粮食很少,他常常每天只煮一小锅米粥,等冷却凝结后划成四块,加些野菜盐末,早晚各吃两决。后来,高僧被他贫困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每顿饭送给他四个饼子。僧人给仲淹的饼子,他不肯一下子吃光,把省下的饼子放在几案上留给下顿吃,但后来发现饼子总是减少,心里很奇怪。一天夜里,他正在读书,忽然听到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只老鼠偷偷地衔了一角饼子而去。出于好奇,他跟随老鼠来到殿前,见那老鼠钻进荆树东边的洞穴中去。仲淹刨土探穴,发现一窖黄灿灿的金于。他不为金子所动,仍照原样埋好。几天后的一个夜里,又见一只老鼠偷了他的饼子,钻进荆树西边的洞穴里去,结果,仲淹又发现了一窖白花花的银子,他仍照原样埋好,继续刻苦攻读。直到三十多年后,他任陕西四路统帅时,一次长白山醴泉寺遭逢大火,老僧苦于重修寺院无钱,忽然想到已经成为镇守西部边关的大元帅范仲淹,少年时曾在醴泉寺求学,于是前往求助。及至,仲淹对老僧热情接待,待若上宾,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并且尽量抽出时间与老僧交谈,一块弈棋,一起用斋饭。老僧住了些日子,见范仲淹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生活十分俭朴。老僧虽然经常与仲淹谈心,也说了寺院遭火灾等近况,但是求助的话却实在难以启口。又住了几天,老僧便提出回寺,仲淹因边事繁忙,也没有强留。临行,仲淹取出一包茶叶相赠。

  老僧回到醴泉寺,看看到处是火灾后的残垣断壁,一片废墟;想想自己千里跋涉一无所获,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他拿起茶叶包看了又看,端详了好一阵子。想想自己又不喝茶,有什么用呢?于是顺手将茶包丢到弟子们刚修好的佛阁里。

  长山知县听说醴泉寺老僧晋见范公回寺,专程从县城前来看望。知县到来,忙坏了老僧,可寺内一贫如洗,拿什么来招待县太爷呢?踌躇间猛然想起了范仲淹给他的那包茶叶,于是连忙拿来泡茶。等到打开茶叶包一看,老僧呆住了,原来里面有范公的一封亲笔信,信上写道: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

  一半修寺庙,一半斋僧人。

  众僧见信大喜,立即抡镐去刨,果然刨出了一窖黄金和一窖白银。他们很快修复了寺庙,余下的钱购买了300多亩庙田,僧人们自耕自足,安然修行。

  话再说回来。仲淹进山在醴泉寺求学的第一年,正遇上县里科举考试。高僧满有信心地让仲淹去应试。他去了,结果被举为学究。学究是宋朝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大约相当于后来的秀才。从此,仲淹在县里名声大振。但是心怀天下的范仲淹,对此并不满足,回寺后,他更加勤奋学习了。为了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在高僧的指点下,他利用学习之暇,外出拜师访友,求教学者名流,以增进知识,切磋学问,开拓视野。高僧还鼓励他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机会,到闻名全国的应天府书院去求学。

  范仲淹生平故事【3】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的第三年,继父朱文翰因病去世了。他回家办理了丧事,安慰了母亲,便回醴泉寺去了。这年他已是2 3岁的青年,不但学业有很大的进步,而且思想也更加成熟了,继父去世后,家庭的担子全部落到母亲一人的肩上,生活来源枯竭,家里的日于一天比一天更加困难了,所以仲淹很不放心母亲,经常回家探望。

  继父朱文翰的原配妻子初氏,生有一子,继娶仲淹母亲谢氏后又生二子,仲淹就生活在其中。继父与初氏所生的长子从小就失去母爱,父亲长年在外做官,对他也疏于教诲,故而养成了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习惯。父亲在世时对他还有些约束,父亲去世后他就无所顾忌了。谢氏对他束手无策,请族中长辈劝说也无济于事。

  一次,范仲淹回家探望母亲,从村里人那里知道了一些哥哥的情况,便找他谈心,好言相劝。谁知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恶声恶气地说:‘‘我花的是我朱家的钱,与你有什么相干?”仲淹听到话里有话,也就不再劝了。为这事,他找母亲想问个明白,可母亲听了只是哭泣,什么话不说。仲淹更加奇怪了。他想了很久,后来找到村里最要好的朋友那儿去问。朋友吞吞吐吐地说:“公乃姑苏范氏之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并透露了一些真情,仲淹总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过去,他对自己的家就有些疑惑,但他只顾专心读书,加上继父对他从小就很关怀和疼爱,所以从来也不曾多想。这下完全明白了,他心里很痛苦。这一夜,他辗转反侧,终难入睡,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继父多年的养育之恩,将来一定要报答;想到了母亲的痛苦处境,几时才是出头之日;想到了目前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自己又实在无力挽回。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暂时离开母亲,先去南都求学,等功成名就,然后自立门户,再把母亲接去奉养。

  碧云黄花,秋风送爽,正是美丽的金秋十月。范仲淹拜别了母亲,又回醴泉寺拜别了高僧和寺庙主持,带上必备的一点行李和琴剑,一个人直奔南都去了。

  仲淹这一去渺无归期,母亲越想越不放心,儿子远走千里何时归来?在外又依靠何人?她后悔不该答应儿子出走,于是找到儿子平时最好的朋友,请他赶上去把仲淹追回来。那朋友追上仲淹,说明来意,再三劝仲淹回家。仲淹主意已定,对朋友说:“请回去转告我母亲,让她老人家放心,请她保重身体,十年为期,我考上进士,一定会立即将她老人家接去奉养,临别,仲淹再三拜托朋友,请朋友费心关照他的母亲。

  就这样,2 3岁的范仲淹来了南都。南都位于今天的商丘南端,是北宋的发祥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地方,在当时十分繁华。范仲淹来到南都,进了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名南都学舍),是当地人曹诚出资,在宋初著名教育家戚同文故居旁兴建的,规模宏大,藏书数千卷,皇帝亲赐“应天府书院“匾额,名满天下。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有名师指教,与众多的同学切磋学问,又有大量的书藉可供学习参考,真是如鱼得水,心情十分高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伏天,他都是昼夜苦读,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从不懈怠。然而,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有时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粥。这种生活状况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但范仲淹并不在意,他一心扑在学习上,以颜回自励,“瓢思颜于心还乐”;他效法颜真卿“饘粥不继”的精神。他有一位要好的同学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回家时把范仲淹的情况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很受感动,便关照差人给儿子送饭时也给范仲淹捎上一份。当那同学把捎来的饭给仲淹送去时,仲淹虽然十分感激,但他却再三婉言谢绝,怎么也不肯吃。他对那位同学说:“我吃粥吃惯了,过去在醴泉寺3年,我就是这样过的,如今一旦吃上好饭,粥就吃不下了,那怎么能行呢?请向伯父转达我的谢意。”在南都5年,他坚持过着清贫刻苦的生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真宗到应天府朝拜圣祖殿。皇帝到达府城的消息轰动了南都,大街小巷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群,府学的学生们也纷纷涌到街头观看,谁都想看看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唯独范仲淹没有去,仍一个人留在学校里读书。同学们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看皇帝,他非常认真地说:“皇帝是要见的,但等以后也不迟,眼下我首先要完成当天的功课。”

  刻苦勤奋地学习,使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他2 7岁时以“朱说”之名考中了进士。

本文来源:https://www.tjxdjx.cn/wendang/146263/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推荐范文网 京ICP备16605703号